地址: 臺南市南區公英一街43號
E-mail: tu.ming.hsien@gmail.com
1.社區劇場
2.社區學習(太鼓教學)
3.社區刊物
4.社區參訪
補助金額:97,000元
1.社區影像:由於參與社造點計畫過程中,將社區活動與課程的珍貴記錄不斷輸入台灣社區通大忠社區網頁。逐漸發現大忠社區是台灣最早栽種甘蔗的地區之一,以前僅有文字說明,不夠精采,今年想嘗試加入短短的「紀錄片製作」,報導糖文化的特色及社區活動,更充實大忠社區網頁的內容。
2.社區刊物:目前社區刊物普遍獲大家的好評,居民聊天時開始聽到「南區一直是府城的荒郊野外,現在讀了社刊,知道原來我們也有糖的文化」。有外地客想來台南觀光,也找到大忠社區請求協助。最近TVBS「食尚玩家」欲拍攝南區的糖文化,亦找上社區請求導遊。有關種甘蔗及農夫的後代子孫如何影響社區,變成社區的特色,都有待更深入的調查報導。
3.地方文史調查與記錄:希望再進行社區文史資料調查,將社區內的生活記錄下來。尤其挖掘出桶盤淺是台灣最早種甘蔗的地方,古名「桶盤棧」,在清朝是台灣最早的民宿。林美燕市議員將社區整理的資料向台南市政府展示,希望推動文化園區,此舉可增加台南市「文化立市」的實質內容。希望將長期蔗糖種植的飲食、娛樂找出來,這種珍貴的資產如果能恢復,可發展社區的特色產業。
4.社區學習:本社區帶著志工們學習他人優點,尤其與大忠社區類似的社區如何發展出自己的特色,這些都有賴進行「社區參訪互動」;對於「人才培訓」,透過辦活動凝聚社區的向心力,也能發現並讓人才有表現的機會。
補助金額:96,0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