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左鎮區從化石寶庫到農作寶物,超越四百年的文化豐富度

陳柳足〡左鎮區公舘社區

成立於1996年的公舘社區發展協會,集結了位於左鎮南半邊的岡林、二寮與草山里,早期為清代駐軍所在而稱為「公舘」。

協會創立初期,以在地居民為主舉辦旅遊對內服務,至今開發了葛鬱金、萬壽菊相關商品與走讀體驗,這三年更有青年夥伴的加入,推出結合地形地貌及歷史脈絡的在地餐桌「月食祭」。

總幹事陳柳足說起曾祖父是左鎮人,她在2010年因觀光旅遊局旅服人員駐點工作從玉井來到這裡,印象最深是生活所見有美麗日出、惡地景觀月世界,但聚落裡看不見年輕人,日常的見與不見成了她留下來的契機,十多年來她陪伴社區的長輩、帶著青年開發自主營運,大家喚她柳足姊。

 

〡來自土地智慧的葛鬱金、紅薑黃和萬壽菊

岡林國小在2006年廢校,社區運用校園空間作為關懷據點,週間上午長輩會搭交通車到據點上課活動,柳足姊最密切的在地夥伴正是這些阿公阿嬤:從為小旅行團客料理餐食,到做出知名度的「草仔粿」,2013年因毒澱粉事件讓可用來勾芡的「葛鬱金粉」大熱賣,加上薑黃素含量高的「紅薑黃粉」、黃色花朵有如日出意象的「萬壽菊」,全都是來自在地長輩們的農村智慧再延展。「跟農民收購筍乾、葛鬱金、紅薑黃等食材作物,我們也很放心,這對社區的發展會是一件很有意義的事。」柳足姊說。

柳足姊更自己嘗試出葛鬱金粉與麵粉的絕佳比例,成為現在熱銷的葛鬱金麵。葛鬱金採收、洗粉都能是農事體驗的環節,而十斤只能洗出一點五斤的粉,過程產出大量的葛鬱金渣,通常回歸農田堆肥,「秉持農廢再利用精神,會想說可不可以再做些什麼?」透過生技公司以現代科技萃取出植萃精華、加了萬壽菊與檸檬草精油做出提神醒腦的「葛鬱金輕青霜」和面膜,及推出後受好評的萬壽菊茶,原本長輩在家獨享的清香現已四處芬芳。

 

〡走讀餐桌上的風土故事:月食祭

擅長精緻料理的鍾凱勳於三年前加入協會,他試圖找尋「日出」與「化石」以外的新視角,「有沒有機會透過在地食材來講一套在地的文化故事?」他們於是從月世界地景出發探索餐桌上的風土,以「月食祭」為名,展開每年一度的饗食活動:第一年在二寮觀日平台舉行晚宴,每道菜都能說一個左鎮故事,翻轉傳統,好比農忙時期共工會吃的鹹飯,過往吃飽是重點,現代則做成開胃小點;第二年以西拉雅人、來臺傳教的馬雅各醫師、李家人、日本人等各族群的飲食脈絡,到現代年輕人進來所開發的葛鬱金與萬壽菊,餐桌上所構成的是四百年歷史的文化豐富度。今(2022)年的「月食祭 地山化」更串連了新化、山上區,以左鎮古井及蓄水池、新化虎頭埤水庫與山上淨水場,凱勳突出西拉雅族遷徙路徑與「水」之意象來設計菜單,從料理、烹煮手法到饗宴場域,都細膩地扣合文化風土。

 

〡面對「人」與「經費」的期許

「我們需要翻轉品牌意象,需要去找到這群受眾,不管是年輕的或者是對文化有深度探索需求的遊客。」凱勳說道;柳足姊也提到每個階段都會遇到需要突破的困難,除了迷茫「受眾」何在、疫情後客人並無顯著回流,面對採收期缺工、地方人口老化留不住年輕人,都是關於「人」的難題,社區也迷茫商品「通路」的廣度。

期許政府能有魄力的政策引導,在經費支持上能更有力地讓社區進行更深化、優化的運作,柳足姊認為:「真的要靠意志力跟創新,傳統沒有不好,我們持續創造傳統與現代結合的元素,更符合現代人需求。」在不同階段的質疑和茫然下,相信所經歷的思考激盪,某些時刻也像二寮日出的陽光,帶來了面對艱難的力量。

 

—— 全文取自《起行臺南:社區生活進行式》

Achievements社造成果

進行中的計畫

    1.平埔茅草寮
    2.成果發表

    補助金額:0元

    1. 社區資源調查記錄與實作 
    2. 社區故事明信片
    3. 人才培力-課程培訓
    補助金額:140,000元

    1.社區資源調查記錄與培力                                                                                                                      2.青銀共創循環經濟                                                                                                                                                              3.成果展示
    補助金額:190,000元

    一、青銀合創
      1.長輩的技藝與記憶 
      2.青銀合創美學 
    二、地方文化館及文化生活圈
      1.透過文化館蒐集傳統服飾的染線、織紋與衣飾的呈現,建構西拉雅族的穿著文化。
      2.左鎮舊街區文化盤點
      3.青銀說故事

    補助金額:300,000元

    為了解決人口老化、人口負成長、長輩生產力不足、農地多荒廢休耕等這些問題,左鎮公舘社區近幾年除做基礎的社區營造外,還有友善農業、社區經濟、長輩關懷、在地文化的紀錄、西拉雅文化與語言復振、並結合成大端的大學生做遠距教學,被稱做左鎮小型的地方創生區域,

    一、青銀合創:長輩的記憶與技藝(竹鼓/竹編)
    a.記憶:竹鼓
    b.技藝:竹編
    二、循環經濟 1.粉渣變綠能2.建置友善農業場域
    三、跨域發展 無人機在山村的運用

    補助金額:350,000元

    一、地方文化館及文化生活圈
    1.透過110文化館蒐集傳統服飾的織紋與衣飾及對十字繡的  
      學習,建構西拉雅族的十字繡文創。
    2.左鎮舊街區市集文化盤點暨青銀文史的共學。
    3.文化空間優化
    4.一日文化生活圈體驗

    補助金額:100,000元

    1.社區資源調查記錄與培力
    2.社區大小事-季報 
    3.阿公阿媽的故事
    4.青銀共創
    補助金額:180,000元

    1.社區資源盤點、訪查、整理、記錄
    2.人文、產業、生態景觀照片徵選與故事撰寫
    3.產業研創與升級Ⅰ
    4.認識社區部落-深度旅行
    5.人才培力

    補助金額:140,000元

    1.藝術介入社區意象
    2.藝術介入洗手臺換裝秀
    3.社區傳統私房美食紀錄
    4.成果發表

    補助金額:99,000元

    一、青銀合創    
    二、社區刊物-攝影集    
    三、空間營造-竹編藝術介入裝點社區空間

    補助金額:200,000元

回到網頁最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