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首頁
  • 臺南社造
  • 社區團體

臺南市白河區昇安社區發展協會

白河區
昇安社區位於白河區東北面,包括三間厝本庄和埤仔頭庄。 一、人的資源:昇安社區至2014年12月人口約有536戶1643人(男856,女787),以上資料來源為白河區戶政事務所,青壯人口外出打拼,居住老人居多,65歲以上人口占24.2%,然諸多地方傳統文化藝術、典章活動、有恐失傳.傳統美食文化技藝之傳承,亟需耆老、達人來教導。 二、文化資源:本社區的居民主要以傳統信仰為主,社區主要信仰有:全安宮、仁安宮、福德正神(土地公廟)等,各有其歷史因源,而有不同祭祀方式,及節慶活動,惟並無詳實文件記錄;另社區內鄉土特色活動或文化資源,均有待資源調查來整理紀錄,讓社區發展文化脈絡傳承。 三、自然資源:本社區具有多處需保存之文物與建築,例:文化 局登記在案之為歷史建築的(沈家古厝)、黃家古厝之清朝時期之進士牌匾.另一聚落(埤仔頭庄部落信仰中心保有五十年以上歷史之獅爺文化與藝陣傳承);龔家古厝(竹圍仔厝.土角厝),三間厝之地名的故事由來(全安宮供奉之黃快叔公典故)因此三間厝與埤仔頭成為昇安的別名,簡介三間厝的歷史故事:最早入墾的黃姓先祖名黃快,他從安平鹿耳門上岸後於1681年在今三間厝南邊建屋住下,而後來自漳州府南靖縣的客家人沈太江也來到三塊厝,於東邊建屋三間[1]。而地名即因有不少外地人來此找沈太江,卻誤找到黃家厝,而黃家人便遙指沈家的三間厝說「沈家在三間厝」那邊,久之三間厝變成此地地名[1]。不過黃明雅在《南瀛歷史建築誌•白河沈氏宗祠》指出沈家家譜所載之四位開臺祖名為肇卜、肇藩、肇刊與肇符,而2004年的《台南縣歷史建築白河沈氏宗祠修復及再利用調查研究》中的「三間厝沈氏譜系」未有名為沈太江者,故《白河鎮志》的說法仍須加以考證[1],另三間厝沈氏是否確為客家人也尚待研究,也有為閩南人的可能性。 據《南瀛歷史建築誌•白河沈氏宗祠》的說法,在清代方誌中三間厝聚落最早出現在乾隆年間的《臺灣與圖纂要》中關於嘉義縣的部分,當時「三間厝莊」隸屬在「嘉義縣下茄苳北保」[1]。不過在康熙五十八年(1719年)的《諸羅縣志》已出現有「三間厝陂」[註 1][2]。而從早期文獻顯示三間厝大約是在18世紀中末期時所開墾的[1]。此外黃家在下頭於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建有宗祠,1930年因新營地震才遷到頂頭,於1975年時重建;沈氏宗祠則約為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但黃明雅在《南瀛歷史建築誌》裡則保守推測為嘉慶五年(1800年)[1]。 因此社區耆老的傳說與故事、埤仔頭獅爺的故事.三間厝全安宮前百年老榕樹、廣闊的蓮花產區…等自然資源有待重新發掘建立及重視.成為有「 人文地產景」之文化傳承的社區。 四、生產資源:目前仍以一級產業農業為主,農產品主要是小面積經營之。農產有花卉、水稻、蓮花、製作天然藕粉、瓜類、青菜種植等,本社區農村產業可再行創意整合,結合成產業美食健康食材資源,這是本社區努力的方向之一。 五、景觀資源: 蓮花田園:昇安社區居民種植不少蓮花田,每年七月到九月間為蓮花盛開時節,出汙泥而不染,花姿百態甚具觀光價值,其蓮花種子和根莖又深具養生經濟價值,是值得推廣的產業。 昇安蓮田畦畦之優美自然景觀:地理位置緊鄰白河水庫西睡豐沛從前居民在水圳放牛洗澡和洗滌衣物甚為農村有趣景觀,惟多年來水質受到嚴重汙染,生態漸趨稀少,目前部分區段給水圳溝已建水泥U型溝,降低汛期雨水沖刷,提高安全性。景觀資源之恢復或建置,刻不容緩透過調查紀錄過程對社區居民都是很好的教育,可強化社區認同及提升人文素質與生活品味。

Achievements社造成果

計畫申請

(一) 荷染驚艷
(二) 頭頭獅道
(三) 社造成果發展

補助金額:150,000元

一、訪員培訓課程3場
二、社區文化探訪2場
三、社造成果發表

補助金額:90,000元

昇安社區本身就具有濃厚的人情味,社區農業盛產蓮子、蓮藕、稻米……等,並且蓮子大餐聲名遠播,但隨著這幾年 經濟不景氣及居民的向心力逐漸崩解,讓社區活動不復往日榮 景,得知市政府有此方案馬上提出計畫,希望能讓阿嬤的古早 味、媽媽的拿手菜、道地的家鄉菜、讓白河美食再次地發光發熱。

(一)社區美食研習人才培力課程
(二)社區在地食材故事及推廣傳承
(三)社造成果發表

補助金額:50,000元

一、社區文史調查記錄訓練講座。
二、社區文化資源調查。
三、建立社區文化地圖與印刷摺頁。

補助金額:50,000元

Map臺南市白河區昇安社區發展協會

地址: 臺南市白河區昇安里三間厝51-6號

電話: 0988352578

回到網頁最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