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南市社區總體營造資訊網(回首頁)
:::|網站導覽|檢索查詢|回首頁
小
中
大
::: *首頁 >社造成果
Facebook(另開新視窗) Plurk(另開新視窗) google+1(另開新視窗)
Print
Mail
社造成果
社
造成果
  • 年度
    2021 年度
  • 轄區
    關廟區
  • 計畫名稱
    關廟「麵麵俱到」—在地產業永續包裝提升計畫
  • 補助對象
    (關廟區)南臺學校財團法人南臺科技大學
  • 補助金額
    70,000
  • 計畫內容
    一、社區工藝大人資源調查
    關廟地區台南縣的關廟鄉是個「藤之鄉」。而且,在過去竹編工藝曾經是關廟鄉民的主要經濟來源,關廟地區家家戶戶都會竹編,然而關廟竹編隨著時代的變遷而逐漸沒落,迄今關廟地區仍有耆老精熟竹編技藝,這些耆老大數年事已高,希望透過計畫,初步將這些耆老尋找出來,建構初步的關廟藤編與竹編的工藝地圖。

    二、發掘關廟麵的故事與價值
    最早期的關廟麵不叫關廟麵,而被稱為「大麵」「生麵乾」「柳仔麵」,初步從關廟麵的歷史典故中發現,關廟麵有著關廟人濃濃的人情味,更是說明關廟遊子外出打拼的思鄉情懷,關廟麵的故事述說關廟人的好客的禮節,關廟麵的故事價值需要更深入的探尋,找會產品感人的故事價值。

    三、結合在地工藝的產業永續包裝設計
    藤竹編織的工藝技藝結合現代化的包裝設計,讓關廟麵此項產品的包裝朝向:永續、環保、具地方特色、可量產、具文化價值、發掘產品故事等方向來進行,從包裝結構的巧思搭配可量產的編織技巧,期待透過工藝工坊與產品故事發掘論壇活動可以提升關廟麵的包裝價值。

    四、青年參與地方創生
    關廟麵與藤竹編織的交織是什麼?如果透過青年創意的發想,能夠找出手感工藝的溫度搭配關廟麵的產品價值,共同設計出屬於關廟在地的永續包裝,並且透過工藝工作坊的辦理,讓竹藤編織工藝能夠逐步傳承給青年設計師,建構竹編與藤編織進行社區產品設計,對於社區工藝的傳承與地方產業的提升有正面的效益。
back top
Copyright ©2014臺南市政府文化局 版權所有
70801臺南市安平區永華路二段6號13樓位置圖 | 電話: 06-2959205|傳真:06-2993778 mail
請用IE 8.0或Firefox15.0以上版本及1024*768 pixels解析瀏覽本網站
前言
組織
社造洽詢單位
願景
最新消息
局處社造
市府訊息
文化局訊息
活動集錦
社造成果
社造書籍
南市出版品
社造影像
社造工作指南
各項補助案作業要點
補助統計